现在是凌晨1:23,夜已深,人已定。距离去年决定走上复读这一条路已过去一年多,这一年比去年低了几分,考个560多在广东也能勉强读个一般的本科。但每当夜深时,我闭着眼静躺在床上,泪水浸润眼睛,我总思考,这一年我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复读于我而言不过是拿一年青春换取一次重选专业的机会的过程。其实我面临的只是选择的问题,仅仅是我喜欢什么,以后打算从事什么工作?拿到喜欢的大学的通知书那一刻,似乎没有高考前确定目标预期的那种高兴,反而是麻木,害怕。父母希望我做一名医生,那我的?没有确定的,这便是最痛苦的事情了。最终,如同填报志愿那样,忐忑地报名复读班。2021年八月开学那天,大雨磅礴,我拖着疲惫再次跨进熟悉的校园。与我同行的,还有初中时的好友小鉴。来到教学楼一楼没有阳光的教室的那一刻,我的生活似乎也暗淡了。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复读班上有很多之前的同学。当然有认识的人还是挺好的,可以寻求帮助,不管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但在熟悉的环境总不可避免触景生情,有时会莫名感慨,为什么我还要留在这里?就这样带着疑惑,我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那一天,我似乎怎么也解不开所谓的心结。揣上手机,走在校园里,拨通了很久没联系过的大哥的电话,那一刻我希望能够从兄长获取帮助。我说,很痛苦,但却不知道痛苦些什么,有一种非常虐心的感觉。他告诉我,在中国,专业很重要,一年时间不算什么。此刻校园里,我不是这的学生,恰似一个闲散的社会人士,正如高考报名上显示的不是应届生,而是社会考生。学生思维不可能贯穿我的一生,当我从课桌抬起头来,才发现自己是个除了只会写写作业,考考简单的考试的普通人。
我的高四生活很简单,学习也没有高三时那么有动力,我的目标很不明确。高三时中午还能抽空到教室学习,高四后一点想法也没有,学习像上班,到点即止,一天天也不知道干些什么。从英语这一科来看最明显,我只是凭借一开始的优势,最终的分数也不尽人意,这是后话。读了几年高中也渐渐明白,考试不只是平常的积累,更多看重的是当时考场上的发挥,我也更看重后者。
2021年的冬天很冷,不知道是不是总适应不了高四的生活的原因,环境与心理逐渐摧垮了我的身体。那段时间,总是感冒发烧不断,消炎药,退烧药吃了个遍。我总想自己呆在家休息,什么也不做,静静躺着结束这样的无聊的生活。有次准备到医院看病,出门就把钥匙反锁在家里,那一刻才发现自己似乎精神错乱。这天是我读书以来最愧疚的一次,也是记事起唯一一次麻烦父母,因为我半夜打电话给在乡镇的父母求助,他们接到电话后什么也不说就从老家送钥匙来。我独自去医院看完医生后,他们也来到了县城里的家,冷空气扫去各自的疲惫,我看着逐渐上了年纪的父母,陷入了自责。曾经龙傲天地自认为可以独自面对生活的一切,在病痛与压力下才发现自己是这样无奈。
到了大学上了些思修课后终于明白自己高四生活为什么一直那么压抑——身份认同危机。说到底,虽然我复读了,但并没能完全接受自己复读生这个身份。因为我总疑惑,我复读是为了什么?尽管我一开始便自定义为换取一个专业,那换好了,然后呢?这个问题一样会伴随我。当我开始不疑惑这个问题,复读早已结束。就像第二次高考结束那天,我没有感到任何开心与释怀,而是迷茫。在我看来,从高中走到大学不只是学习平台的转变,更多的是我们是否敢于迈出先前的步伐,敢于选择并为之负责。这样一个很短的过程,需要我们莫大的勇气,毕竟专业选了,怎么说都会决定下一人生阶段的路。
也许多年以后再回看这一年,我会发现这仅仅是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同学说高考后仍会想起备考的日子,相反我倒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这就像走个流程。